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梦见小牛犊是什么预兆| 接站是什么意思| 胎盘中药叫什么|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是查什么病| 金星原名叫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什么菌| 列文虎克发现了什么| 皮蛋与什么食物相克| 拔牙什么时候拔最好| 鱼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双侧筛窦粘膜增厚是什么意思| 结核抗体阳性说明什么| 三项规定内容是什么| ca199偏高是什么原因| 晚餐吃什么健康又营养| 嘴巴经常长溃疡是什么原因| 节制什么意思| 什么是辛辣食物| 美纹纸是干什么用的| 钱是什么单位| 什么是烟雾病| 隙是什么意思| 什么文什么字| 白头翁幼鸟吃什么| carrera手表什么牌子| 为什么身上会长脂肪瘤| 左肺上叶钙化灶什么意思| 怀孕初期胸部有什么变化| 肾虚吃什么食物| 鼠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 戒烟为什么会长胖| 青椒炒什么| 盐酸是什么| 血漏是什么病| 女人不排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cta是什么| 鹿五行属什么| 南瓜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四维什么时候做| 油菜花像什么| 三十周年结婚是什么婚| 梦到自己牙齿掉了是什么意思|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50而知天命什么意思| 沙特是什么教派| 小孩一到晚上就发烧是什么原因| 属牛的生什么属相的孩子好| 发热门诊属于什么科| 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劳您费心了什么意思| 偏袒是什么意思| 常温保存是什么意思| npv是什么病毒| cns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纳音什么意思| b族维生素什么时候吃最好| 血糖高早餐吃什么最好| 起伏跌宕什么意思| 不长头发是什么原因| 阴道疼痛什么原因| 军魂是什么意思| 房性早搏吃什么药最好| 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得血管瘤| 静电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破太岁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985| 出入是什么意思| 起什么网名好听| 灵柩是什么意思| 塔塔粉是什么粉| 梦见自己相亲是什么征兆| n2o是什么气体| pio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异常q波是什么意思| 6月20号什么星座| 儿童咳嗽吃什么药管用| 体雕是什么| 花雕酒是什么| 煲电话粥什么意思| 中度脂肪肝吃什么药| 白菜是什么颜色| 什么时候称体重最准确| 女人上嘴唇有痣代表什么| 谈婚论嫁什么意思| 梦见儿子小时候是什么意思| 长时间憋尿会有什么影响| 牙龈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蝈蝈吃什么食物| 情人节送什么给女孩子| 血脂高什么意思| 人鱼线是什么| 漂头发是什么意思| 山楂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爱是什么| 幽闭是什么意思| 朔日是什么意思| 维脑路通又叫什么| 传说中的狮身人面像叫什么名字| 惠五行属什么| aah是什么意思| 浑浑噩噩是什么意思| 酌情处理是什么意思| 益气养阴是什么意思| hpv66阳性是什么意思| 婊子是什么生肖| 薏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宝宝吃的益生菌什么牌子好| 纽带是什么意思| 彼岸花什么时候开花| 孽债是什么意思| 梦见开车是什么意思| 一味是什么意思| 心脏传导阻滞吃什么药| 舌头麻木是什么原因| 1900年属什么生肖| 六月十一是什么星座| 寄生茶在什么树上最好| 妥瑞氏症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吃什么食物好| 什么叫质子| 去减一笔变成什么字| 脑梗需要注意什么| 丰年虾是什么| 掉筷子有什么预兆| 乳腺增生挂什么科| 疥疮是什么病| 返酸水吃什么药| 哺乳期感冒吃什么药| 百合花语是什么意思| 1971属什么| 腿毛长得快是什么原因| 甘蔗什么时候成熟| 京东积分有什么用| 人为什么要呼吸| 口苦吃什么好| 乌江鱼是什么鱼| 全科是什么科| 让我爱你然后把我抛弃是什么歌| 眩晕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低有什么危害| 妃嫔是什么意思| 丑小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国窖1573是什么香型| 梅毒检查挂什么科| 星期六打喷嚏代表什么| 丹字五行属什么| 舌头开裂是什么原因| rsl是什么意思| 法西斯是什么| 宝宝咳嗽有痰吃什么药效果好| 53岁属什么| 盛夏什么意思| 空腹喝牛奶为什么会拉肚子| 半身不遂的前兆是什么症状| 毛巾为什么会臭| ct 是什么| 农转非是什么意思| 十月十号是什么星座| 用劲的近义词是什么| 尿液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西游记是一部什么小说| 为什么鼻子无缘无故流鼻血| 左心室高电压是什么意思| 11.22是什么星座| 结核菌是什么| 百鸟归巢什么意思| 去火吃什么| 权志龙为什么这么火| 秋刀鱼是什么鱼| 尿酸高吃什么中药能降下来| roca是什么品牌| 1026什么星座| 每天泡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aug是什么意思| 95年猪五行属什么| 马桶对着卫生间门有什么不好| 蓝灰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寻常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骨折恢复吃什么好| 软骨炎吃什么药| 家庭长期饮用什么水最好| 上钟什么意思| b像什么| 射手女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辟谷可以吃什么| 什么现象说明奶吸通了| 硬不起来是什么原因| 手关节痛是什么原因| 左眼跳代表什么| 冥冥之中是什么意思| 小孩积食发烧吃什么药| 二氧化碳结合力是什么| 射手女和什么星座最配| 吃什么不胖反而瘦| 乏力是什么感觉| 乔顿男装属于什么档次| 顺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灵芝有什么好处| 感觉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 感冒怕冷吃什么药|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 肺部钙化是什么意思啊| 肝功能查什么| 眉毛长白毛是什么征兆| al是什么| 廿二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晚霞| 阳历是什么| 银色的什么| 小孩不说话什么原因| 什么叫阳虚| 妊娠期是什么意思| 女金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西洋菜俗称叫什么| 灰指甲是什么样子| 今天晚上吃什么| 什么茶能去体内湿气| 闲敲棋子落灯花上一句是什么|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女的学什么手艺最赚钱| 手掌发热是什么原因| suki什么意思| 身体安康什么意思| 什么牌子奶粉好| 情商低是什么意思| NT是检查什么| 尿道结石有什么症状| 电灯泡是什么意思| 左侧卵巢囊性结构什么意思| 阴血是什么| 喉炎雾化用什么药| 骨质疏松是什么意思| 除了肠镜还有什么方法检查肠道| 支原体感染是什么意思| 米线和米粉有什么区别| 大电念什么| 急性扁桃体化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气血不足吃什么补最快| 梦见下暴雨是什么意思| 经血发黑是什么原因| 14年婚姻是什么婚| 术后吃什么刀口恢复得快| 韦编三绝什么意思| 眼泪多是什么原因| 大水冲了龙王庙什么意思| 胃潴留是什么病| 胆囊小是什么原因| 胃疼什么原因| 喝铁观音茶有什么好处| 月经期间同房有什么危害| 一个火一个同念什么| 明星经纪人是干什么的| 血小板偏高有什么危害| 卵巢早衰吃什么可以补回来| 手指甲上有竖纹是什么原因| 油皮适合用什么护肤品| 邹字五行属什么| 地中海贫血是什么意思| 脚心有痣代表什么| 9.4号是什么星座| 吃什么补充黄体酮| 修女是什么意思| 百度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
直播时间: 2025-08-03 15:00 - 16:00
直播嘉宾: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李晓良 ,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史新章 ,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魏立忠 ,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刘楠
 
 
直播图片 更多>>
  •   2025-08-03(星期三)下午3时,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 郝跃翔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

  •   2025-08-03(星期三)下午3时,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

  •   2025-08-03(星期三)下午3时,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史新章。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

  •   2025-08-03(星期三)下午3时,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魏立忠。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相关媒体 更多>>
    相关摘要 更多>>
    背景资料 更多>>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李晓良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当前,旅游业蓬勃发展,社会公众和广大游客很关注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为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今天,我们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围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保障游客安全满意出行”,向大家介绍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有关情况。我先来介绍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先生,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史新章先生,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魏立忠先生,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刘楠先生。我是办公厅李晓良。首先,请余昌国先生介绍近期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有关情况。 [07-09 15:06]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余昌国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群众持续增长的出游需求为旅游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当前,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即将到来。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游客权益,为大家提供一个放心、舒心、安心的出游环境,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主要工作举措。
      一、重拳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我们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办案,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发布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对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严打态势。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整治强迫购物 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我们将保持“零容忍”态度,聚焦旅游购物活动集中的重点区域,紧盯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重点环节,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07-09 15:08]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余昌国 二、加大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曝光今天发布会后,我们将发布第一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加大对严重失信主体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支持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在此,也希望广大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主动关注企业资质和信用信息,以社会监督推动行业自律,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三、持续优化旅游景区服务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出游体验。为了更好给游客提供服务,我们采取积极措施,持续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重新修订《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重点规范引导旅游景区的便利化、安全性和舒适度等,并加大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同时,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指导景区加强开放管理工作,不断丰富旅游景区优质服务供给。
      四、开展旅游“避险”“避坑”宣传引导大家出游在外最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平安出行,二是放心消费。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对常见旅游安全问题及应对处置方法进行了梳理,希望以此能够帮助广大游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更好保障广大游客的出游安全。同时,我们还编制了《旅游避“坑”指南》,对群众在旅游消费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并搭配典型案例,希望大家予以关注,警惕消费陷阱,避免造成损失。
      保障游客满意出游、安全出游,是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问题,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指导和执法检查,加大标准引领和行业培训,多措并举,旅游市场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我们的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力守护每一位游客的旅途平安与美好体验。也呼吁广大游客理性消费、文明游览,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07-09 15:10]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李晓良 感谢余昌国先生。这些具体措施和案例,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上的决心与力度。游客的安全与满意,离不开多方协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媒体朋友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现场与我们的发布人交流。依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媒体机构。现在请大家举手提问。 [07-09 15:11]
        记者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刚刚发布人介绍到,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旅游市场强迫购物整治工作。我们想了解一下这次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07-09 15:1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余昌国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知道,强迫购物严重侵害游客权益,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这次整治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突出重点环节。我们将紧盯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旅行社方面:将重点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旅游购物店方面:将重点整治误导游客消费,推销高价低质商品,利用虚假优惠折价进行价格欺诈,将旅游购物店包装成旅游景点列入旅游行程安排等违法违规行为;导游方面:将重点整治诱导、强迫游客消费,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以及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线旅游经营者方面:将重点整治通过互联网发布低于旅游成本价格的旅游产品,诱导游客平台外交易、违规收取定金,无证人员通过互联网违规承揽导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实施全链条监管。我们将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统筹推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同步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失信惩戒有效衔接。同时,我们也将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发挥信用监管作用,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加大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对失信主体依法实行禁业等惩戒措施。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强迫购物及有关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类型多,整治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联动。我们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无证从事导游服务,以及涉及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严厉打击,共同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放心出游的消费环境。 
      [07-09 15:14]
        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提问。市场监管部门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工作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07-09 15:1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 史新章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旅游行业市场监管,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价格监管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住宿、餐饮、景区门票等旅游相关行业价格行为,强化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旅游价格监管,规范旅游在线平台价格收费行为,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在信用约束方面,2024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依法归集公示文旅领域行政处罚信息2.6万条。在旅游广告监管方面,2024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批涉旅游广告相关违法案件,对广告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市场监管总局将充分发挥相关职能,围绕《关于整治强迫购物 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中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三个强化”,优化提升旅游市场监管效能,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日常监管。我们将加强重点商品服务价格监测,切实规范餐饮、住宿、旅游在线平台等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有效落实《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严厉查处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开展旅游广告常态化监测,深入治理旅游服务项目中的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二是强化案件查处。根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重点整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曝光重大典型案例,以案示警,实现“曝光一起、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督促旅游行业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打通信息渠道,积极推动联合监管执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旅游市场监管态势。推进协同监管,持续推动开展对失信企业实行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惩戒,刚柔相济、宽严并举,提升监管效能。 
      [07-09 15:19]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提问。暑期旅游高峰即将到来,针对当前旅游市场突出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执法措施? [07-09 15:19]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副局长 刘楠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当前,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重点整治:
      一是明查暗访。重点访查热门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发现并通报强迫购物、导游乱象等市场经营秩序问题,涉空涉水危险项目及场所安全保障不足等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重点筛查以旅行社、导游、陪游、旅游管家等名义招徕游客的经营活动,重点监测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相关包价旅游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不签订旅游合同、随意转团卖团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对涉强迫购物案件实施全流程溯源查处。会同相关部门对涉及的招徕渠道、报名参团过程、行程涉及购物店和自费项目等信息进行联合调查,摸清利益链条,实行上下游同时核查、各环节同步整治。
      三是加强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对涉案金额高、行为危害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涉及多个部门的予以联合督办;对重点地区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指导承办单位明确调查方向、丰富调查手段、认定违法情节、做好裁量适用。
      四是陆续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旅游市场重大案件,揭露“套路”,识破“花招”,引导旅游行业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自觉规范经营活动,自查自纠不当经营行为,严防触碰法律底线。今年第二批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拟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发布,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我们也希望广大游客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举报投诉入口进行举报,同时留存好旅游合同、行程单、支付记录、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证据材料,在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时配合提供,以便追究相关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 
      [07-09 15:23]
        记者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刚才发布人提到要发布一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案例,请问是基于什么背景和考虑? [07-09 15:2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余昌国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强迫购物等现象,既是违法违规问题,也体现出个别经营者诚信缺失、旅游领域诚信建设还有待加强。
      我们持续夯实信用监管基础,印发《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配套出台信用修复工作指南等多项制度,形成了1部专门规章+多项制度的“1+N”信用体系基础架构,为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主体认定和管理提供了依据。截至6月30日,全国共认定文化和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667个、轻微失信主体98个,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文旅市场通APP依法及时进行了公示,并与信用中国网站、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信息共享。
      这次,我们从严重失信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中整理出一批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游客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失信行为进行发布,就是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强和普及诚信教育,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信用进一步成为引导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无形“指挥棒”。对失信主体而言,不仅要面临行政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其机构的商誉、主要负责人的个人信誉也要接受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对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服务过程中,要避开信用不佳的商家、选择诚信经营的放心商家。
      当然,信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着力健全守信激励机制,指导地方为守信主体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让守信有价、守信有用、守信有感。着力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已开展2批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着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让有限的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体系与行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高度融合,更好赋能高效能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07-09 15:24]
        记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旅游景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旅游安全、优化旅游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07-09 15:24]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 魏立忠 感谢你的提问。旅游景区是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截至目前,全国有1.65万家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创新活跃的景区供给体系。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旅游需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之举。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我们以质量等级认定与复核为工作抓手,以“有进有出”的景区等级管理,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丰富产品业态、优化旅游环境。2024年,共对229家A级旅游景区降低或取消质量等级,其中,7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降级或取消质量等级,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降低质量等级,此外,还对4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出通报批评处理并限期整改。今年,结合新修订实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我们将始终聚焦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游客体验、文旅融合等内容,推动各地持续加大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力度。
      二是推动旅游景区加强开放管理。我们分类指导各地旅游景区加强开放管理,用好在线旅游平台和交通导航平台的流量大数据,提前分析研判旅游景区客流热度,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前及时向各地发出旅游景区流量预警提示及工作要求;督促热门旅游景区采取措施,提高入园便利化、游览舒适度、出园畅通性,加强景区内部交通组织和线路设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针对当下的暑期旅游高峰期,我们积极推动各地旅游景区加强开放管理,对70家热门旅游景区实施提级指导,督促指导热门旅游景区在旅游高峰期实施预约管理,完善预约平台,发布预约信息,优化预约流程,加强现场客流疏导和服务保障。
      三是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新阶段旅游景区既要夯实安全生产之基、有效管理之基,又要实现供给出新、设施更新、管理创新、智慧赋新、环境清新。为此,我们推动各地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因地制宜丰富产品供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要素,提高旅游体验,拓展消费场景。鼓励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鼓励旅游景区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空间新场景,挖掘展示景区里的锦绣风光、中华美学和多彩非遗,加强景区景观风貌和服务设施的微改造、精提升,提升旅游景区景观辨识度和品牌知名度,提高景区的便利化、安全性和舒适度,以景区之美展示旅游之美,通过景区焕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更好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07-09 15:29]
        记者 中国旅游报记者提问。目前正值暑期、汛期,请问在游客出游时如何“避坑”“避险”方面有何提示提醒的信息么? [07-09 15:29]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余昌国 感谢你的提问。暑期旅游旺季来临,群众出游热情高涨。为了更好保障游客安心出行、安全出行,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制作了《旅游避“坑”指南》和《旅游安全实务手册》,从“避坑”和“避险”两个角度进行提示提醒。
      在“避坑”方面,我们提醒广大游客重点关注以下几种“套路”:一是进行虚假宣传。在搜索引擎、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中夸大其词,诱导游客添加微信、在平台外交易,向其私人账户转账收取定金。二是缺乏经营资质。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义招徕游客,在没有旅行社资质情况下经营团队游。三是不规范签订合同。不与游客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或不明确约定住宿、交通、餐饮等重要环节,为擅自变更行程、增加购物环节等创造便利条件。四是低价招揽游客。借“政府补贴”“尾单甩卖”等名义,长期背离价值规律、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组织团队游,在旅游过程中连哄带骗让游客不断消费。五是暗藏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以免费或低价旅游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或充值投资,承诺高额回报,背后暗藏资金风险。六是诱导冲动消费。利用信息不对称向游客推荐所谓“套票”“通票”,价格远高于市场定价,还为购物店引流。吸引游客面对优惠套餐时冲动消费,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在“避险”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帮助广大游客对常见的安全风险有所了解,面对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应对。一是自然灾害应对。针对当前汛期特点,我们重点梳理了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台风、雷电、暴雨、高温等灾害的特征、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要点。二是事故灾害应对。我们针对暑期客流密集等特点,整理了道路交通事故、水运事故、轨道交通事故及拥挤踩踏、火灾等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三是特殊旅游项目应对。我们结合近年来新型业态发展实际,专门对山地、高原、沙漠旅游以及涉水旅游、高空旅游、自驾游等项目的安全防护要求进行了梳理。四是社会安全事件应对。我们对社会治安事件中可能用到的自救技能进行了总结,提高游客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介绍的《旅游避“坑”指南》和《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将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旅之声”同步发布H5页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相关知识更加生动易懂。欢迎大家浏览,并且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家共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广大游客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享受美好旅程! 
      [07-09 15:33]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李晓良 谢谢各位。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安全满意出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各媒体的广泛宣传,让更多游客了解旅游市场治理成果,共同营造安全、舒适、放心的旅游环境。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同时迎来暑期旅游高峰,极端天气多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风险加大。在此,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密切关注旅游安全:
      一、关注气象信息。进入汛期,出游前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合理规划、及时调整行程安排。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水域,谨防落水、溺水。
      二、加强自身防护。暑期出游前做好防暑、防雷、防雨准备,预备遮阳物品和常用药品。科学调整休息时间,户外活动尽量避开正午时分的高温时段。大量出汗时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安全。
      三、提高安全意识。驾乘机动车时,全程系好安全带。乘坐观光游船时,按规定穿着救生衣,不乘坐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的观光游船。严格遵守场所消防及各类安全管理规定。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等高风险项目。
      四、文明理性出游。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遵从场所参观游览提示。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注意辨别旅游攻略信息,关注服务标准和品质,理性选择旅游产品。 
      [07-09 15:36]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李晓良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07-09 15:36]